在网络大家庭中,交换机一族可谓是枝繁叶茂“机”丁兴旺。
作为网络组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交换机分类繁复,外表形象类似,工作性质不一,很多老铁对此疑惑不解,其实交换机还是那个交换机,只是在不同的场景下就有了不同的维度。
譬如他,
在家里可能是父亲和丈夫,
在公司可能是老板或职员,在商场可能是员工或消费者
……
对交换机来说,我们常见的“核心交换机”VS“汇聚交换机”他们其实并不是交换机的某一种类型或属性,称谓不同主要是根据职能定义。
核心/汇聚概念区分
在组网构架中,将交换机归于核心还是汇聚主要看网络环境的大小、设备的转发能力以及在网络结构中所处位置。
从概念上来讲,部署于核心层的网络交换机就叫核心交换机,同理,部署于汇聚层的交换机便叫汇聚交换机。
什么是核心层与汇聚层?两者有何不同?
核心层
顾名思义,核心层即网络布局的核心主干部分,统筹着内网所有流量传输,同时身负管理大任,是网络流畅的主要保障。 核心层内机种繁多,除了核心交换机外,还有路由器、防火墙等设备。其主要功能是为汇聚层设备提供最优的区间传输,毫不夸张的说:网络稳定核心层绝对功不可没。
汇聚层
如果说核心层是网络老大,那么汇聚层就是老大秘书,负责上传下达减轻核心层设备的负荷,具有实施策略、安全、工作组接入、虚拟局域网(VLAN)之间的路由、源地址或目的地址过滤等多种功能。
汇聚层做好事不留名,在实际的应用中很容易被当成小透明,尤其是在短距离传输中,核心层越过汇聚层与接入层直接进行连接,这种跨级连接在二层网络构架中较为常见,一定程度上节省布网以及后期的维护成本。
核心/汇聚交换机功能特点
核心层交换机
作为大型网络系统中的关键部分它们端口数量较多,通常采用模块化,可以自由搭配光口和千兆以太网口,可设置路由协议/ACL/QoS/负载均衡等各种高级网络协议。
同时又因为核心交换机承受、汇聚着所有的流量,所以总是对核心交换机有着高可靠性、高效性、高容错性、可管理性、低延时性等要求,由此一般核心层交换机都采用网管交换机,最主要的一点在于,他们的背板带宽远远高于普通交换机。
虽说核心层是网络接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但并不意味所有的网络部署都需要用到核心交换机,比如网络中只有几台电脑的“个体户”网络,计算机数量低于50台以下的网络部署,那就不需要兴师动众了,我们用一台8口的小交换机便可替代核心交换机。
汇聚层交换机
作为多台接入交换机的汇聚点,它们需要具备处理接入层信息并将其提交到核心层上行链的能力,同时还要具备网络隔离、分段的作用。
可以实现VLAN之间的路由、工作组接入、地址过滤等更高级的功能,因此汇聚交换机多采用支持三层交换技术和VLAN的交换机。
当然,如果核心层交换机够“社会”端口数足够多,性能足够好,同时应用环境传输距离近,天时地利“机”和,那么恭喜你,省钱了,直接省略掉汇聚层交换机,将核心交换机与接入层交换机连接,实现时下最流行的「扁平化」管理。